判断堆肥是否腐熟完成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 ### 外观特征 - **颜色变化**:腐熟完成的堆肥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,通常会由最初的浅棕色或绿色逐渐变为深褐色或黑色。这是因为在堆肥过程中,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,形成了腐殖质,而腐殖质的颜色较深,从而使堆肥整体颜色变深。 - **质地改变**:堆肥的质地会变得松软、易碎,用手轻轻一捏,就能将其捏碎成细小的颗粒状,不再有明显的纤维状或块状物质。这表明有机物已被充分分解,堆肥的结构变得更加均匀和稳定。 ### 气味判断 - **异味消失**:在堆肥初期,由于有机物的分解,可能会产生一些刺鼻的气味,如氨味、硫化氢味等。但随着堆肥的腐熟,这些异味会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泥土的芳香味或腐殖质的气味。如果堆肥仍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或臭味,说明堆肥尚未完全腐熟,还需要继续发酵。 ### 温度变化 - **温度降低**:堆肥过程中,微生物的活动会产生热量,导致堆肥堆内温度升高。在腐熟初期,堆肥堆内温度会迅速上升,一般可达到50℃-70℃左右。随着堆肥的进行,有机物逐渐被分解,可供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,微生物活动减弱,堆肥堆内温度也会逐渐降低,直至与环境温度接近。当堆肥堆内温度稳定在环境温度左右时,通常表示堆肥已基本腐熟。 ### 营养成分变化 - **碳氮比降低**:碳氮比是衡量堆肥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在堆肥过程中,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中的碳和氮,随着腐熟的进行,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,而氮元素则相对保留在堆肥中,导致碳氮比逐渐降低。一般来说,腐熟完成的堆肥碳氮比通常在10-20:1之间。 - **养分含量稳定**:腐熟后的堆肥,其养分含量如氮、磷、钾等会相对稳定。通过专业的土壤检测,可以分析堆肥中的养分含量,判断其是否达到稳定状态。如果养分含量在一段时间内变化不大,说明堆肥已腐熟完成,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使用。 ### 种子发芽试验 - **发芽率提高**:取少量堆肥样品,与土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,然后将一些容易发芽的种子(如萝卜种子、白菜种子等)播撒在混合土壤中,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条件,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。如果种子发芽率高,且幼苗生长健壮,说明堆肥中不存在抑制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,堆肥已腐熟良好,可以安全使用。反之,如果种子发芽率低或幼苗生长不良,则表明堆肥可能未完全腐熟或含有对植物有害的物质,需要进一步处理。